首页 > 都市小说 > 重生08:从山寨机开始崛起 > 第446章 来自威酷电子的压力

第446章 来自威酷电子的压力(1/2)

目录

第446章来自威酷电子的压力

天宫号空间站工程顺利完成,三大核心舱组成了完成体,这一消息自然又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高度关注,各种媒体以及网络上的讨论非常多。

除了讨论空间站本身外,更多的人则是把关注点放在了南门航天上。

“人类航天业的发展,商业航天能够起到多大的作用南门航天模式是否值得推广”

“众所周知,南门航天是世界首富徐申学旗下的商业航天公司,率先研发出来并应用了重复火箭发射模式,大幅度降低了火箭发射成本,其大推力的南天门六号重型火箭,更是当今世界上推力最大的现役商业火箭,已经为各国提供了八次的商业发射,全部取得了成功!”

“同时南门航天还有自己的货运飞船‘青龙飞船’,并多次为空间站任务执行了货运任务,大幅度降低了华夏空间站的运营成本!”

“南门航天还有载人飞船‘黑龙飞船’,已经执行过三次载人航天,其中两次为实验飞行,一次成功和天宫号空间站对接,向天宫号飞船输送了两名南门航天旗下的宇航员!”

“利用五号以及六号火箭的成功应用,南门航天已经和智云集团旗下的智云卫星有限公司合作,联合开发运营一座商业空间站‘半马人座号空间站’,预计为有需要的航天机构以及企业,个人提供太空实验、太空旅游观光等服务,根据非公开消息,南门航天旗下的半马人座号空间站计划,已经获得了多家企业以及航天机构的合作意向,潜在合作金额超过十亿美元。”

“商业空间站模式是否可行,能否走得通,这还需要时间来验证。”

“但是……”

“更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南门航天和智云集团联合投资的智云卫星,利用南天门五号火箭的低成本发射,组建了规模庞大的智云互联网卫星系统,根据公开消息,目前智云互联网卫星系统已经拥有了两千多颗卫星,并且这一速度还在快速增加当中。”

“根据智云卫星有限公司在十一月份的新闻发布会消息,智云互联网卫星系统已经完成了系统的初步阶段,进一步完善技术,年底开始就会进入高频发射卫星阶段,并且有望在两年后完成组网,卫星数量的总数达到一万五千多颗,覆盖全球各地,并为全球用户提供卫星互联网连接服务!”

“南门航天毫无疑问是成功的,现在的问题是这种成功模式能否复制”

“有部分航天业内人士指出,南门航天的模式是可以复制的,但是难度极大!”

“首先,它需要一个超级富豪不计成本的进行前提投入,重复火箭技术的难度极高,目前只有美国的太空探索公司的猎鹰九号火箭,成功的复制了这一技术,但是从美国太空探索公司的商业发射报价来看,其发射成本依旧高出南门航天公司的发射成本很多。”

“但是也有欧洲方面有航天业内人士指出,南门航天的这种商业模式是不健康的,甚至是不道德的,因为这破坏了传统航天模式,使得传统的航天价值观得到了破坏,让探索星空的人类航天活动,成为充满铜臭味的商业活动,进而失去了理想!“

类似上述的这种报道很多,说什么样的都有,吹的,黑的不一而足。

此外也有不少没啥航天成就的国家的网民们,也在互联网上大放厥词,一会批判南门航天的商业航天模式,大量的火箭发射活动污染环境啊,大量的卫星会破坏地球上空的环境,产生大量太空垃圾等等。

一转身,又开始说自家的航天计划如何如何厉害,某某型号的火箭将会什么时候发射,火箭多厉害之类的。

尤其是印度那边的三哥们,在英语互联网里非常活跃,到处出没,而且都是负面言论居多,说完了还会来一句,南门航天有什么了不起的,我们不用多久也能做到……

就和人工智能领域一样……在智云集团年初开源部分人工智能模型之前,大部分印度人在互联网上都是各种批评人工智能,说人工智能会导致失业,会引起世界大战等各种废话。

等智云集团开源了部分人工智能模型,尤其是生成式ai‘gtai’后,口风立马就变了,说什么我们印度的人工智能发展迅速,国内已经开始部署人工智能模型云云……

等第二代gtai,也就是gtai2在十一月份开始发布后,印度人摇身一变,说自己已经成为了人工智能领域里的第一流梯队,他们印度的某科研机构或高科技企业,已经成功部署了世界领先的人工智能模型。

人工智能将会成为印度崛起的最大助力云云……

有时候上网看多了外网的这些言论,都想让徐申学给印度来个ai芯片禁运……尼玛,太不要脸了。

但是虽然心里不喜欢,但是生意始终是生意,芯片该买的还是会买的……印度人的钱不赚白不赚。

而且最近,智云集团正在利用ai芯片上的优势,和印度那边进行一些谈判,确保自家的智能终端业务不在印度那边受影响:你敢加我手机关税,我可就要禁售apo显卡了……

最近一年里,印度那边为了发展自身的手机产业,开始有声音说禁止智云手机为代表的华夏手机进口,想要迫使智云集团以及威酷电子等华夏手机企业,跑到他们印度去建厂。

这个声音并不是短时间里出现的,而是冒出来很久了,早些年智云集团和老美那边发生冲突,智云和水果打架之后各自退出了对方的基本盘市场。

那个时候开始,水果就开始尝试把产业链转移到越南以及印度等其他国家去,但是这一行动被徐申学阻拦了。

因为徐申学不准许华夏的智能终端供应链企业去海外建厂……你敢去,智云和威酷电子就会立马撤单,同时会利用行业影响力迫使大米、ov、华威等国内智能终端企业也撤单。

不仅仅如此撤单,还会要求供应链企业的上游供应商,比如设备供应商,材料供应商等禁止供应相关的设备以及材料。

直接拉黑名单!

不然的话,一大堆供应链企业被水果、四星等企业拉着到国外去建厂,然后利用海外部分国家的低廉人力成本以及关税优势又或者是地缘优势,挤兑智云以及威酷电子,乃至其他大量采购智云集团旗下核心零配件的华夏手机厂商。

这样华夏制造的手机就会在海外部分市场遇到巨大的阻力,比如部分国家的市场一样还有越南产以及印度产手机,立马就给华夏手机加关税了!

这将会带来巨量的损失。

而徐申学可不会眼睁睁的看着竞争对手崛起,进而扼杀智云体系为核心的消费电子供应链。

所以徐申学对任何敢于在海外建立供应链的企业,都会进行毫不留情的打压……我不管你什么理由,什么国内生产成本更高,水果或四星或其他海外客户的要求……总之就是不准去。

而且这种打压对象,也不仅仅是只局限于国内企业,甚至国外的供应链企业也在打压之列。

而智能终端领域里,绝大部分供应链企业都扛不住徐申学的打压!

徐申学要确保,全球的所有智能终端,不管是手机还是笔记本,还是平板电脑,智能手表,蓝牙耳机等等。

他不管这产品是国外品牌,还是国产品牌……都必须在华夏里制造。

把‘华夏制造’给我死死的印在产品标签上!

哪怕是‘阳澄湖大闸蟹’模式,也就是先在国内制造大半,然后去国外组装换皮的这种模式都不行……因为这样依旧会引起部分产业链的转移,一旦开了头,那么可就不好搞了。

再说,徐申学的几个竞争对手,老美乃至其他地区里的一些财团们,打的主意就是逐步转移产业链,先是转移组装厂,然后是转移普通零配件工厂,再过来是核心零配件工厂,最后整个产业链彻底转移,进而实现去智云化……

嗯,他们也不想被徐申学天天卡脖子威胁啊,尼玛,用个手机还要看徐申学的脸色……

对他们而言,徐申学也是是属于很恶心的!

而徐申学则是针锋相对:禁止一切智能终端领域里的产业转移,他要让全球所有的国家,在智能终端领域里都别无他选……只能选择华夏制造!

有本事,你别用智能手机啊!

——————

在徐申学的强势打压之下,水果和四星的越南以及印度建厂计划几乎停滞,好几年了也没什么进展……没有供应链企业敢跟着他们过去啊!

时至今日,华夏制造的智能手机产能,依旧占据全球总产能的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绝对意义上的垄断。

这也迫使了印度这种国家想要加华夏制造的手机的关税,困难重重!

因为就连水果以及四星的手机,除了芯片等少数核心零配件外,其他的零配件基本也是在华夏制造,成品也是华夏组装生产的,属于国外品牌华夏制造。

而且还更贵……

因为有着徐申学的存在,在智能终端领域里,华夏供应链是非常强势的,甚至比智能电动车领域还要更强势!

智能电动车领域里,虽然华夏供应链也不错,但是很多核心零配件其实还是国外厂商的,哪怕是海蓝汽车里的大量核心零配件,尤其是底盘里的不少零配件,其实也大多采用国际厂商的零配件。

只不过海蓝汽车会要求这些海外供应商到华夏设厂,降低成本而已。

智能电动车领域里,华夏供应链的优势在于动力电池……但是动力电池部分只是成本以及性能优势,实际上lg等国外厂商也有动力电池,只是性能以及技术不如海蓝汽车以及宁代而已,尤其是今年海蓝汽车搞出来了半固态电池后,技术差距就拉的更大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