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惊人市值以及国内资本计划(1/2)
第445章惊人市值以及国内资本计划
威酷电子集团要上市的消息,很快就在媒体上引起了波澜,这一方面是威酷电子那边为了吸引更多的普通投资者购买自家的股票,拉高股价;另外一方面也是人们对威酷电子集团的上市的确感到好奇乃至期待。
某个贴吧里,一群老韭菜们热情讨论着威酷电子即将上市的消息,一个个都在说着到时候要买多少,预计市值能够到什么程度。
在微薄上,相关话题的讨论更多,并且让威酷电子的相关话题直接冲上了热搜榜的前三。
而更多的财经领域里的自媒体博主们,更是各种分析,说话更是不要钱一样,什么话都敢说。
有个上百万粉丝的财经博主,更是直接断言:威酷电子集团上市后,总市值将会在一个月内突破两万亿,要是达不到这个总市值,他就把键盘给吃了!
这话引来了一大堆的争议。
有人反驳道,威酷电子的预计今年上半年营收才两千亿出头,净利润才两百一五亿,要想达到两万亿市值的话,那么其其市盈率就得达到四十八倍……这太夸张了。
还有人说,受到全球资本追捧的智云集团,哪怕是最近市值再创新高达到了一万七千亿美元,但是根据智云集团公布的第三季度的财报的盈利来算,其市盈率也才二十三倍而已。
同样是顶级企业的水果,其市盈率更低,只有十六倍左右。
还有国内的其他一些智能终端硬件产品企业,比如联翔,他们的市盈率更低,只有八倍左右。
哪怕威酷电子是国内第一家在国内上市的顶级高科技企业,有着诸多的光环加成,能够推动它的市盈率大幅度上涨,但是三十倍也就顶天了!
三十倍市盈率,这也是诸多投资者给威酷电子集团上市后预估的一个比较乐观的数字。
而实际上之前的诸多战略投资者,给的市盈率其实更低,只有二十五六倍左右。
当然,威酷电子集团为了上市后拉高股价,吸引更多的投资者,也在过去一年里进行了财务结构调整,基本上来说就是缩减了大量不必要的开支,放弃了一些不赚钱,甚至导致亏损的一些业务。
所以经营性利润虽然差了一些,但是通过这么一番调整后,确实拉升了财务表现。
此外威酷电子也正式宣布,集团已经准备进入智能机器人业务以及智能电动车业务!
而进军这两大业务,也是威酷电子集团上市的主要动机之一,这一次上市筹集的资金,除了部分会继续用于现有的智能终端业务外,大部分其实都会用于智能机器人以及智能电动车领域。
威酷电子在临近上市的时候,宣布了这两大计划,毫无疑问是极大的助长了投资者们对威酷电子的信心。
尽管大家都知道,威酷电子自身并没有太多的核心技术,在研发上的投入一直也比较有限……倒是广告营销支出庞大的很!
但是谁让人家有‘智云’这么一个大哥啊!
而且智云集团还是威酷电子的第二大股东,哪怕是经过了战略投资阶段的稀释,和部分战略投资者进行了一定的股权互换,上市后阶段的稀释,预计智云集团在威酷电子上市后,依旧能够持有威酷电子大概百分之十八的股份。
至于威酷电子的第一大股东,是徐申学全资掌控的国内‘柳河投资’,按照上市后来算,占据了百分之二十一的股份。
此外徐申学以及徐微微,徐母联合持股的海外离岸投资公司‘柳河控股’,持有百分之九的股份。
上述这两家柳河开头的投资公司所持有的股份很特殊,是属于投票权达到20的b类股,也是徐申学掌控威酷电子的核心。
然后徐申学个人的几家海外离岸投资公司,也分别持有几个百分点的股份。
总体上来说,徐申学以及其家族,联合持有威酷电子约百分之三十五的股份……这部分是个人持股。
并不包括徐申学掌控下的智云集团,威酷贸易,威酷实业,华星科技等其他兄弟企业对威酷电子的持股……而这种兄弟企业之间的交叉持股,就显得非常复杂了,一时半会说不清楚。
个人以及家族的个人持股,尤其是百分之三十的b类股,再加上兄弟企业的交叉持股,这足以让徐申学牢牢掌控威酷电子的经营权。
而这种关系,非但没有让投资者担忧或者不满,反而是吸引了大量投资者投资威酷电子的核心因素……
对于很多投资者而言,威酷电子的最大价值,其实并不是世界第四大智能终端企业,也不是四千多亿的营收,而是它是徐申学的企业!
而徐申学的企业,就没一个是简单货色,全都是行业领头羊类的存在……当然这也只是普通人了解的真相而已,如果让那些普通人去看看徐申学投资的其他企业,尤其是仙女山控股旗下的诸多企业,那么都会忍不住倒退好几步……
仙女山控股就是个无底洞吧,这才几年功夫啊,徐申学都先后砸进去了接近上千亿美元了,不仅仅徐申学砸钱,上头的扶持力度也极大……
针对半导体装备以及耗材领域的现金补贴看似不多,但是各种资源其实极多,而这些资源其实也是钱。
把这些资源折算成资金的,那也是大几百亿美元的级别……甚至这些资源都不是用钱能够买得到的。
比如调动大量科研机构,官方企业帮着搞半导体设备以及耗材的配套研发。
大量基础领域里的科研人员,让他们放下其他领域的研发工作,专门给你搞半导体产业配套研发,这背后的代价是巨大的,不是能够用金钱来衡量的。
这些事情要是用常规商业行为来搞的,仙女山控股几百亿美元也达不到类似的效果!
这些年,仙女山控股可是了很多很多钱的,并且长期亏损!
这样的企业,如果用正常的投资思维去投资,那得血本无归……没人会去投资的。
只是人们对仙女山控股了解很少,这家集团控股公司在普通人,甚至普通投资者里都没啥名气。
不然,你以为heuv-300光刻机以及其他半导体制造设备、耗材怎么来的
就是这么硬生生用钱砸出来的。
不仅仅是徐申学的企业,而且上头还有一个一母同胞的亲兄弟智云集团!
如此情况下,威酷电子的未来就差不到哪里去……哪怕是靠着死皮赖脸的抱智云集团的大腿,也能大把大把的赚钱!
至少很多普通投资者们是这么想的!
这也是很多人看好威酷电子上市后表现的重要理由!
随着进入十二月份,威酷电子临近上市日子后,相关的新闻报道也越来越多了。
徐申学为了给威酷电子站台,在十二月初出席一次科技论坛的时候,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在采访中谈及了威酷电子未来的一些发展计划。
“我们将会在稳固现有智能终端领域业务的情况下,开始利用国内已经逐步成熟的供应链优势以及技术优势,开始进入智能机器人以及智能电动车业务。”
“我希望能够在未来,威酷电子和合作伙伴能够推出一款高性能同时符合普通人消费水平的智能电动车!”
“在智能机器人领域,现有的人工智能终端已经在高速发展,供应链也已经逐步成熟,威酷电子也将会在后续进入智能机器人以及其他人工智能终端市场!”
这也是徐申学首次在公开发言里,承认了威酷电子未来的战略发展方向。
徐申学的发言,也是引来了大量人的注意,消费者们自然是各种期待。
大家都知道现在的人工智能机器人以及智能电动车很不错,也都想要,但是现在的贵啊!
智能电动车领域里,国内的海蓝汽车很贵的,是属于正儿八经的豪车品牌,最便宜的车型哪怕是算上补贴之后,落地价格也要三十多万,对于普通家庭而言还是太贵了。
而其他的电动车品牌的话,则是多少有些不足,距离大众对科技感的电动车距离还有些远。
所以现在很多人,是希望能够有一款性能不差,价格在十多万的智能电动车,可以不需要太好的智能驾驶功能,但是基本的续航不能太差,同时外观和内饰要时尚一些。
对此,汽车行业里对威酷电子放出豪言要进军智能电动车行业高度关注。
诸多汽车厂商对此非常担忧……威酷电子本身不算什么,但是谁让它背后有着徐申学啊,而徐申学手底下有海蓝汽车啊,万一威酷电子和海蓝汽车进行战略合作,能够从海蓝汽车里获得智能驾驶系统以及半固态电池,电机,电池管理等核心技术的话,岂不是要糟糕
但同时也不由不少的汽车厂商,尤其是重点发展电动车的厂商对此期待……虽然目前的电动车市场发展速度很快,然而总销量还是太少了。
全球范围内的出货量才不过两百多万台而已,并且半数以上还被海蓝汽车给独占了。
作为对比,全球的汽车产销量可是七八千万辆呢。
现在的电动车行业还是过于弱小,并没能形成一个巨大的浪潮。
这个时候,如果能够有威酷电子这种擅长整合供应链,做中低端类产品的企业也加入进来,那么就能够迅速的扩大整个电动车的市场,进一步改变人们对电动车的看法,让人们对电动车的接受度更高。
电动车这个蛋糕,还需要更大才行!
他们希望威酷电子加入进来后,能够进一步做大这个蛋糕。
有意思的是,威酷电子这边正式宣布进军智能电动车领域后,国内的其他不少高科技企业也陆续有了进军智能电动车行业的想法。
大米方面只是在几天后就对外宣布,他们已经启动了智能电动车业务,未来智能电动车将会成为他们大米的战略投资方向云云。
同时,华威方面也宣布正式进军智能电动车领域,研发智能辅助驾驶系统。
国内的一些互联网企业也宣布要搞什么无人驾驶之类的。
就连一些搞房地产的厂商,也是趁着这个浪潮说什么要进军智能电动车行业呢。
同时,国内本来就有的一些新势力电动车厂商,也是迎来了新一波的发展高峰,不少投资者们对这个行业非常有兴趣,陆续加大了投资的力度。
智能电动车,在短期内内又成为了讨论的热潮,资本的宠儿。
要说电动车领域,其实很早就有了,国内的比亚迪老早就开始做电动车了,特斯拉也很早就做了。
不过市场的真正大爆发,还要等到徐申学开始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始搞智能电动车开始。
徐申学投资创立的海蓝汽车,从发布第一辆海蓝sec,利用惊人的智能辅助驾驶震惊了全球,后续陆续推出的多款车型也是卖的很好,一月占据了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的过半份额。
那个时候开始,其实就有大量的资本进军新能源汽车行业,人们就已经对智能电动车领域非常关注了,所以传统汽车厂商也好,新势力厂商也好,都纷纷冒出来。
只不过各自的技术方向略有差别,有的搞插混,这一领域的典型是比亚迪,还有的搞纯电,这一领域的典型是特斯拉以及海蓝汽车。
还有的搞增程,这一领域的典型同样是海蓝汽车……海蓝汽车的各车型销量里,虽然是纯电为主,但是增程车型的销量依旧占据了百分之三十左右的销量。
而在大型sev车型以及豪华车型里,更是以增程车型为主。
既能享受到纯电模式的各种科技感以及爆发力以及舒适性,同样也能享受油车带来的高续航。
目前来说,各种各样的电动车技术路线都有人尝试,也都有一些成果。
智能辅助驾驶领域的话,除了海蓝汽车比较特殊,使用的是智云集团之前研发,现在已经转让到海蓝汽车里的专属eyq平台外。
其他智能电动车的辅助驾驶系统,大部分都是直接采用智云集团的eyeq系列辅助驾驶平台,该平台可以以相对廉价的价格,提供基于纯视觉算法,拥有l2+级别的智能辅助驾驶。
而特斯拉以及其他一些实力比较强悍的厂商,包括比亚迪研发的新车型,还有部分新势力厂商,则是采用智云集团里的px算力平台,自研他们的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其中的特斯拉是做的比较好的。
以上是过去的情况,而在这些情况下,智能电动车领域依旧是被视为技术含量非常高,进入门槛很高的行业。
不管是传统汽车厂商还是新势力厂商,很多出去几十亿资金,甚至上百亿资金了,结果弄出来的车型依旧不上不下。
尤其是在续航以及智能辅助驾驶领域里,和海蓝汽车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这就让人很尴尬了。
因此最近两年,其实资本市场对智能电动车行业的热情是有所冷却的……他们也知道未来前景很好,但是太烧钱,而且未知数太大……投资风险太大了。
甚至一些悲观的投资人认为,有海蓝汽车在前头把持高端市场,再有比亚迪这种基础实力雄厚的车企把持中低端市场,留给新入场者的空间已经很小了,茫然投资容易血本无愧。
再者,造车资质也是一个巨大的问题。
不是所有企业都能够和海蓝汽车一样,从一开始就能够拿到造车资质的。
如今国内的其他众多所谓的新势力厂商,其实都没有自己的造车资质,都是和传统车企进行合作,借用他们资质,挂别人的牌子进行生产销售的。
这样一来,自然也免不了被传统汽车厂商割一刀。
众多情况下来,也就让资本市场在最近两年里,对智能电动车赛道的热情有所退却。
但是现在……威酷电子又跑出来说搞智能电动车,同时徐申学还亲自站台,说威酷电子的未来是人工智能终端业务以及智能电动车。
既然徐首富这么说了,也这么做了,自然也就引起了外界的密切关注。
资本市场上的众多投资者们一夜之间又觉得,这智能电动车市场依旧是能做的,于是乎又挥舞着资本到处去找投资目标了。
一些高科技企业们,看见威酷电子都要搞智能电动车了,想着我上我也行的态度也开始跟风!
有的人甚至喊出来,造车的难度不会比造手机更难!
反正都是采购成熟供应链里的零配件进行组装,甚至连组装都是可以找传统车企的工厂进行代工,自己要做的不过是进行设计整合以及销售而已……这种事对于国内的众多智能终端企业而言,他们就很擅长啊!
倒是机器人业务这一点,没什么人跟风……搞事肯定有人搞,但是资本投入比较有限。
大家都不傻的,别看现在有了所谓的智能机器人市场,但是这个市场是智云集团独占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