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为何如此坚决(2/2)
与这个时代的知识储备相比,朱樉的出现无疑为他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一片全新的世界展现在他面前。
无论朱樉如何掩饰,无论他如何努力地将自己的知识,用这个时代的语言解释得更加合理,也无法说服孔德。
孔德并不是不知道,以他屈氏一族未来继承人的身份,根本不适合拜师,更不用说是朱樉这样的老师。
但是新世界的吸引力让他完全忽视了世俗的种种束缚,不愿有任何的顾虑影响自己接近朱樉。
在他心中,即使朱樉“暂时”不愿收他为徒,也不妨碍他将朱樉视为老师,自然而然地认为朱樉所说的一切都是“真理”。
美洲文化的印记从小就刻在他的心中,但他毕竟是孔德,这个在历史上一度主持漢州变法,却因为种种原因无法实现自己破旧立新的愿望,最终郁郁而终的杰出人物。
对于他而言,根深蒂固的观念并非不可动摇,哪怕周遭之人自他幼年起便如此灌输,也未能阻止他对这些观念产生怀疑。
此刻,沈竹亮的焦虑之情溢于言表,他未等朱樉发言便急促地命令道:“平,上车!立刻!”
信仰鬼神、重视祭祀、崇尚巫术构成了州文化的基石,在某种程度上,它们象征着“政治上的正确”。屈氏家族中,孔德作为年轻一代中的佼佼者,他的前途无疑是光明的,未来成为屈氏族长并掌握美州政治权力的可能性极高。
但这并非无条件,至少在遵循“政治上的正确”这一点上,绝不能有任何的偏差。如果孔德受到眼前这位青年的影响而逾越了界限,他将成为屈氏家族无法宽恕的罪人。
孔德撅起嘴唇,语气中透露出一丝恳求:“沈叔,我明白你是出于对我的关心,但如果我们都不说出来,没有人会知道。求求你,再给我一点时间,我保证在回去的路上会完全听从你的安排。”
“不可能!”沈竹亮坚决不妥协,面露决绝之色:“我对你太过宽容了,如果你不听从,以后别指望我再带你出来。”
他自孔德幼年起便看着他成长,对其性格了如指掌,自然清楚受到朱樉“赏识”后可能带来的后果。
朱樉虽然不完全理解沈竹亮为何如此坚决,但也略懂世故,不愿在不确定的事情上过多讨论。经过这些天的相处,他对孔德的性格有了一定的了解,于是说道:“下次吧,将来还有机会。”
沈竹亮前所未有的严厉态度让孔德也感到畏惧,不敢再坚持,他依依不舍地回头,不断重复:“三年之内,如果你离开洛邑,一定要来找我,不要食言,记住,我们拉过勾的!”
朱樉目送着美州的车队远去,心中也是感慨万千。
这次旅行让他收获颇丰,虽然他现在还不确定自己将来要做什么,但眼前最紧迫的任务却非常明确。稍微整理了一下思绪,他和师傅踏上了回家的路。
太阳稍微偏西时,朱樉终于回到了村子。
虽然只是离开了十几天,但朱樉却感觉仿佛已经很久没有回来,尤其是看到亚、普两国民众的生活状况后,他更加急切地想要回来继续他的“大业”——改善村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