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配重投石车(1/2)
战争,大多数时候就是一场赌博,不得不将身家性命都押上桌的豪赌。
对于姚兴来说,出战,是很有必要的,城上无论士卒和将校都在看着,对方也只有三千人马。
如果姚苌在此,战与不战都没有太大干系,因为此时的姚苌,在羌人中是首屈一指的,他在羌人中已经拥有牢不可破的威信。
但对于刚刚领军的姚兴来说,他其实面临着和姚硕德相同的困境,一个太子,并不能代表什么,大家出来造反,必然要跟随一个强有力的将帅的。
此时如果不敢出战,对他的威信将会是极大的打击,胡人并不愚笨,反而非常现实,但也并无多少长远眼光,尤其看重当下得失。
诚然,以胡人生存环境之酷烈,有些时候,一场严寒暴雪下来,部族中少说能少一半的人口与牲畜,哪有那么多的长远。
如果一个将帅,被敌人如此侮辱而不敢出战,那么就是缺乏勇气的体现,这样的人是不值得跟随的,但如果战败,胡人反而会心服口服,他们是非常尊重实力的。
姚兴只让姚方成带走三千人马,又是一顿嘱咐,令其千万不可恋战。
“告诉剩下的两部人马,都做好接应准备,前方如若事有不谐,要第一时间出城接应!
还有,弓弩手,上城准备!”
“唯!”
尹纬能看出姚兴的紧张情绪,低声劝慰道。
“殿下勿要忧虑过甚,我军之目的,在于守住安定,而姜瑜多骑兵,必定不善攻城,只要我军坚守不出,同时再保有一支野战力量,拖下去,姜贼自败也。”
其余参军谋士,也纷纷上前劝慰,至于城下所骂的那些话,城上人,也只能厚着面皮笑纳,苻坚在位二十余年,还是给天下人养出了一些廉耻来。
看到安定县大门开动,朱墩就已经开始招呼身后将士,做冲杀前的准备,士卒们也开始跃跃欲试,就连马儿也嗅到开战前的气息,开始用前蹄轻刨地面。
他们清楚,安定的羌人,可能会比姚硕德强上一些,但也强不了太多,就看对方能接住自己的几次冲杀而不溃了。
“持弓!”
这次的队形,还是韦豹率百余甲骑为全军锋锐,姜瑜朱墩紧随其后,居中指挥。
羌人开始慢慢出城的时候,姜瑜下令全军开始向前,缓慢提速,最终,与城墙隔开一箭之地,再顺着城墙,加速向前。
“放箭!”
离敌五十步,姜瑜下令开始放箭,同时也拉
姚方成久随姚兴征战,战场经验自然很是丰富,甫一出城门,只做了简单的集结,就开始催动军马,迎面冲将上去。
铁骑对冲,这是这个时代骑兵的主流战法,马镫在晋初大规模流行开来以后,士卒在马上,完全可以只凭借双腿控制坐骑,从而解放双手,做出更丰富的战术动作,因而铁骑玄甲,成了这个时代最强的战力。
姚方成看到对方打头的甲骑,连带着其后队伍之严整,就知道此战不能取胜,心中已经在构思如何体面撤出。
与安定县城的西南城角处,两支精锐骑军相撞,羌人军队靠着城墙在内侧,城墙上的弓手们可以提供一定程度的掩护。
姚方成在队伍最前,连着几名亲卫为了保护自家主将被刺落下马后,他开始打出令旗,有意带领队伍继续靠近城墙,拐过城角,继续往城池西门狂奔而去。
而安定县西门,也及时打开城门,迎接姚方成入内。
“羌人果然胆小如鼠,这才一回合不到,就进了这龟壳里面,这算什么!”
韦豹跟在姜瑜身后,嘴里嘟囔道。
虎头蛇尾的一场战斗,对于他带领的百人甲骑,却是连热身都算不上,又因为只有一面接敌,全军上下,有所斩获的,也就不到十分之一,此时大都不甚爽利。
“将军,看来姚兴是铁了心要死守了,我军俱是骑军,并不擅长攻城,被拖在此处,如何是好?”
朱墩也跟着说道,所说骑军冲阵的战法,眼下姜瑜麾下,就连最基层的队正,也能说出个一二三来,可要说攻城,尤其是防守严密的城池,他们实在太缺乏经验。
姜瑜也有些踟蹰,偏远小县,虽然经过紧急加固,但城池狭小,最多容得下万余人马,城墙只有两丈有余,算不上什么大城。
如果不惜人力,日夜攻打,一月之内,总是能拿下的,再不济,以他现在的兵力,虽然不能团团围困,但手下万余骑兵,锁城还是能做到的。
只是,无论如何,自己不能被拖在此处,一旦姚苌与苻坚决出胜负,无论姚苌获胜或败,只要姚苌不是全军覆没,还在安定郡徘徊不前的自己,必然陷入尴尬境地。
“是啊,吾等不能被拖在此处毫无进展,陛下那边虽然都是精锐大军,但只有两万多人马,必定是不能全歼姚苌的,一旦北地郡分出胜负,我等岂不是白劳一场。”
姜瑜继续望着城头,心中不住思索。
“这一战虽然草草了事,但至少让羌人明白了我军强悍之处,之后不到万不得已,他们是不敢再上来硬碰的。”
“朱墩,你领王狄一部,甲骑也给你,加起来有两千人马,在此立寨,能否保证安定县不能支援其他二县?”
“将军是想?”
“没错,三县之中,先易后难,姚兴集中精锐在此,其他两县必然空虚,你锁住此城,我去破另外二县。”
“陆陆续续还有羌人前来归附,两千恐怕有些力不从心,能否再拨出一千轻骑,我想,以重骑威慑,轻骑四处游弋,如此勉强可以锁城。”
“可以,我让段索再调一部轻骑过来,我的大旗也留在这里,我倒是要看看,姚兴能忍耐到何时。”
“唯!”
“王大嗓门,你去告诉姚兴,本将先取临泾、阴密二县,既然他如此胆怯,那就在安定县城里,洗赶紧脖子等我!”
“是!”
王大嗓门现在是主要负责喊话的亲卫,闻言咧嘴一笑,催马上前。
是夜,还未完工的营寨,大帐之内。
姜瑜又不厌其烦地给朱墩交代了一番立寨的事情,什么为将者一定要勤、谨防夜袭之类……林林总总,十八岁的年纪,姜瑜已经有些絮叨。
“瑜哥,放心便是,再不济,我引军马走开就是,不会有大败的。”
朱墩看着姜瑜絮叨模样,也有些于心不忍,连忙出言劝慰。
姜瑜一愣,旋即失笑。
朱墩又说道:“瑜哥,自去年离家从军,还不到一年,真是天翻地覆,我都已经数不清,这把长槊已经取了多少人的性命。”
“嗐,世事无常,如之奈何啊?”
“对了,灵儿怎么样,上次去回家只是匆匆一面,未及闲聊,这小丫头,现在也不亲近我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