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小说 > 哪有夫妻俩一起抓鬼的? > 第163章 师叔

第163章 师叔(1/2)

目录

路上和华瑶联系,她上午也就能到,言说柚木电器的董事长孟娜已经在那里等候几人到来。

路程挺长,李道年就问起杨清风两人猫山的事。

“为啥你们都姓杨,山主却是姓池呢?”

杨清风答:“说来话长,祖师原本姓张,也就是师娘的父亲,池悦的姥爷,当时猫山香火还比较好,收徒有个比较严格的程序。”

“要看你有没有缘,有没有灵气。”

“但师祖去世后,师父和师娘担起猫山大任,香火逐渐势微,也没新人愿意上猫山吃苦了。”

“正巧赶上万源打工潮,猫山地处偏僻,周边全是穷乡僻壤,有些孩子的父母外出打工,留给爷爷奶奶。”

“若不幸爷爷奶奶去世,义务教育完后,无处可去,师父见大家可怜,便招收上山做道士。”

“其实也算是开了个全托班,只不过这里不要钱,还有些月供。”

“因为周围村中主姓杨,所以山上目前大部分人都姓杨,师妹是亲生,姓池不必多说。”

“不过,这些年有上山的,也有恋世俗繁华反下山的,有出意外横死的师兄,也有冥顽不化,性格暴烈的被赶下山。”

“我上山的早,已没有亲人了,师父师娘师妹就是我的亲人,我要为猫山付出一生。”

说着说着,杨清风目光逐渐坚毅,池悦也握住了他的手。

原来还有这样一番往事。

还好,如今猫山或许迎来了转机。

一路颠簸,两个小时后,将近十二点,终于来到万源市孤儿院。

四人下车,司机在外等候,他们远远就看见了几名稍大的孩子在门口等候。

他们四个,也算是颜值偏高,并排走在一起,拎着八箱牛奶,也是气势汹汹,惹人眼目。

几个孩子拉开铁门,就见他们主动上前拎牛奶:

“哥哥姐姐好!”

“谢谢哥哥姐姐!”

“院长在里面!”

孩子们大约都十四五岁,估计是上完课,在门口等他们。

院子内是个两百米操场,有各种运动器械,不少孩子都在操场玩。

年龄各异,有几岁的,有十五六七的,小的甚至要老师带,大的已经组足球队踢球了。

见四人进来,纷纷扭头看,在他们印象里,来外人不是新的家人就是来捐助了。

来捐助就意味着要吃的好的了。

不过孟娜阿姨已经来了,怎么又来了四个人呢?

李道年大眼一扫过,发现果然,这里的孩子眼神更清澈些。

有些坐轮椅的可能腿出问题了,还有走路歪歪扭扭的,应当是小儿麻痹。

他算是第一次来孤儿院,意外的感觉这里很亲切,孩子们都挺快乐的。

可能多亏孟娜捐助,楼的墙漆都光彩亮丽的,操场白线也清清楚楚,足球门网也没破大洞。

孤儿院依山而建,搁山是海不远,算的上是风景优美,过日子的好地方。

有些小的孩子已经围上来哥哥姐姐甜甜的叫了,李道年不擅长这个,杨清风更是惶恐。

唐渝和池悦则蹲下身子,摸摸孩子们的头,答答他们的话。

听到外面动静,屋里面走出一伙人,孩子们簇拥着一个老人和一名中年女人。

老人头发花白,却精神矍铄,中年女人一身正装,气质出众,长发披在肩上,化着淡妆,面带笑意。

“院长好!”孩子们向老人打招呼。

而那个女人则一眼看出来,就是孟娜,柚木电器的董事长。

新闻上看到过她的身影,不过都是不苟言笑,她也是工作生活严谨,行事果决出名的铁腕企业家。

李道年见她此刻面带微笑,想着估计是回到孤儿院,来到家了,不便搭起那副冷脸再吓着孩子们了。

吓唬员工可以,还得给你赔笑脸,可怜的打工人呦!

不过,孟娜算是有求于他们,很热情地和他们每人握了握手,没什么架子。

这是李道年见到的第二个比较有名的企业家了。

至于上一个……

钱雨,茶香茗的老总,死的着实凄惨。

“院长好!”四人向老人礼貌招呼。

老人微微颔首,面带笑意把他们领进屋内。

屋内是餐厅,几条大长桌把屋子挤的满满的,隔壁便是厨房,此刻正是如火如荼地做着饭。

远望过去,一些大的孩子在帮着戴白帽的厨师做饭,好奇地朝他们这里望过来。

寒暄了几句,直接进入正题。

孟娜声音稳重,道:“中午了,咱们先吃饭,荧光粉已经安排人送过来了,一会儿就麻烦李道年你们按比例调一下了。”

“直升机也已经安排好停在最近机场,媒体们也都联系好,到了晚上,就可以完成流星愿望。”

“没想到真能找到办法,你们都看网上评论了吧,压力挺大的,所以真是谢谢你们。”

“让我们一起完成这次壮观的活动!”

我们也是收钱办事哈哈。

李道年是这样想的,还是没说出来,只礼貌道:“能跟孟老师您完成这次有意义的活动,我们也感觉很开心。”

“你放心吧,我这里也都安排好了。”

“好,那就好!”孟娜满意地点点头。

老院长从厨房里出来,冲着院内孩子们喊:“吃饭了!”

孟娜起身,歉意道:“今天和孩子们一起吃吧,明天我请你们去市里单独吃饭。”

“没事没事。”几人摆手,表示和孩子们一起吃挺开心的。

于是,他们就拿着饭盘和孩子们一起排队打饭。

很简单的米饭,一荤两素加紫菜蛋花汤。

打完饭后,孟娜和他们坐在一起吃,她看了眼餐盘,轻笑道:

“还是那么多年前的味道。”

四人笑而不语,他们知道,这是企业家怀念童年了。

吃饭的时候,李道年说话比较多,问了些孟娜当年在这儿的事。

今年她42岁,一晃眼,已经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

孟娜也好奇他们这行的内幕事,趁着四下嘈杂,几人也讲了些猎鬼时的趣事。

当然,说的都是能说的。

最后也随口提起了昨夜猫山遇袭的事,孟娜很震惊,来回在唐渝和池悦身上看。

吃完饭,孩子们收拾饭盘洗碗。

孟娜把他们领到一旁仓库,里面搁着好几桶荧光粉,各种颜色都有。

按照李道年提前知会,面粉也都备齐了,旁边是大型电子秤,供他们调配比例。

还是个挺大的工作量的。

李道年先调好一些,找个无人之地,偷偷给朵朵上了色,让她蹦蹦跳跳,确定粘合不错,才开始大规模调配。

唐渝站在一旁,看着绿色的朵朵啼笑皆非。

接下来,堆面粉,堆荧光粉,然后用大棍搅拌,累的气喘吁吁。

孟娜叫来几个初高中年纪的孩子来帮忙,唐渝和池悦终于得以抽出身子坐在门前歇会儿。

身后李道年招呼着几个孩子:“大家最好别碰这荧光粉哈,用桶舀就行,有些毒性,戴好口罩。”

外面阳光正好,身后热闹熙攘。

唐渝坐在地上,总感觉有种过年杀年猪,家里亲戚热闹聚会的感觉。

池悦也是下了山就上高中和大学,也没这进孤儿院的特殊经历,此刻新奇感满满,四处张望。

“你看那个!”唐渝指着不远处,坐在台阶上的一个小女孩。

那女孩独坐在那儿,没人理睬,百无聊赖地望着天,时不时还朝她俩看过来。

正此时,孟娜的声音在背后悄声道:“她就是许下流星雨愿望的姑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