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9章 修炼《青木长生经》(2/2)
对于这个,杨正山并不陌生,因为他之前修炼的武道引气法也是这个流程。
不过接下来他就发现了与武道修炼的不同之处。
灵气汇入丹田之后并没有转化为真气,而是再次沿着十二正经汇聚在百会穴,准确的说应该是汇聚在灵窍之中。
下一刻,杨正山只觉得心神一震,精神瞬间通明了不少,紧接着他就发现一道朦胧的景象呈现在他的心神之中。
“这是神识!”
杨正山心念一动!
一个大周天运转结束,他睁开双眼,若有所思。
他大概明白了修仙者的法力和武者的真气之间的差别了。
真气之中没有精神力量,所以真气外放之后,武者就无法再控制真气变化。
而修仙者的法力掺杂着精神力量,哪怕是外放出去,修仙者也能控制变化,如此一来,修仙者法力施展法术就具有更多的精妙。
所谓灵窍,其实就是汇聚传导精神力量的渠道,可以连通识海,让精神力量与灵气融汇,从而转化为法力。
其实武者也有修炼精神力量,不过是从武神境开始。
铸就灵基,塑造金身,为武神。
凝练元神,脱凡成仙,是为武仙。
“所以武道就是仙道一条捷径,将精神之力延后修炼,从而可以更快更简单的达到更高的境界,并且还能修炼者不再受灵窍的限制!”
杨正山心中升起一道明悟。
其实武道并没有什麽不好,反而具有很多优势。
首先它不需要灵窍,任何人都可以修炼。
其次它修炼起来更为简单,修行的速度也更快,
最后它可以让人达到更高的境界,获得强大的实力和数百年寿元。
与仙道相比,武道像是一条捷径,但是对于普通人来说,武道就是一条康庄大道。
那些没有灵窍的人不能修炼仙道,却可以修炼武道。
他们同样可以获得强大的实力和数百年寿元。
当然仙道也有仙道的好处,寿元更加悠长,实力更加强大,拥有更多玄妙的能力,这些都是武者所不能比较的。
杨正山沉思了一会,再次修炼起来。
他还是决定转修仙道。
因为仙道更加强大。
而且刚才他发现自己修炼这《青木长生经》并不显得困难,反而有种水到渠成的感觉。
从《乙木长春功》到《青木长生功》,再到现在的《青木长生经》,他转化起来都没有感觉到任何困难。
《乙木长春功》和《青木长生功》之间应该没有必然的联系,但是两者都是中正平和的功法,有着很大的契合度,所以转化起来非常容易。
而《青木长生功》就是出自《青木长生经》,他修炼《青木长生经》根本算不上转修,而是精修。
只需要将体内的真元按照《青木长生经》的方式运转真元化为法力即可。
杨正山修炼了两个时辰,运行了两个大周天,然后回过神来,心里默默计算起来。
“运转一个大周天只能转化一缕真元,需要花费一个时辰,我现在拥有三百二十缕真元,那就是需要三百二十个时辰。”
“每天修炼四个时辰的话,大概需要八十天的时间!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倒是也不慢!”
“不过将真元全部转化为法力,会不会让我的修为降低?”
杨正山若有所思。
先天境分为气海丶地煞丶天罡三个层次,而炼气期分为九层,那天罡期对应的炼气层次就是七层到九层。
一缕真元不等于一缕法力,经过凝练之后,大概两缕真元才能凝练出一缕法力来。
杨正山再次闭上双眼,细细观察着丹田内的情况。
之前他的丹田分为阴阳,真元也跟着分为阴阳在丹田气海内运转,就如同一个漩涡一般运转不息。
而现在这其中又多了一缕法力,可这法力没有分阴阳,独立在丹田内占据了一点点空间,与真元泾渭分明!
“法力和真元并不冲突,其实我没必要急着将真元转化为法力,可以一边吐纳引气入体修炼法力,一边慢慢的将真元转化成法力!”
“仙道修炼旷日持久,绝非一朝一夕的事情,看来我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另外修炼《青木长生经》极为耗费心神,估计我一天修炼四个时辰就足够了,再多可能会使我心神疲惫,精神不济!”
“欲速则不达!”
片刻之间,杨正山就对自己接下来的修炼做好了计划,每天固定修炼四个时辰,休息三个时辰,剩馀的时间则可以研究一下其他的。
杨正山又修炼了一个时辰,尔后起身感受了一下自身的变化。
仙修拥有神识,不过他的神识很弱小,勉强能笼罩自身,做到内识的程度。
不过神识却让他的灵觉更加灵敏,周围风吹草动仿佛都能呈现在他的心间一样。
以前他也可以通过五感来感应周围的情况,但是神识带来的灵觉更加直观。
听到的,看到的还需要进行推测再能确定周围的情况,但神识更像是开了上帝视角一般,将周围的一切都纳入了自己的观察之内。
当然,这种能力也不是逆天的,杨正山的灵觉还没有到纤毫毕现的地步。
突然,杨正山心中闪过一道灵光,他的自光透过房间的景象投入到外界,立即外界卧房的景象呈现在他的眼中。
“果然,提升神识可以扩大对外界的感知!”
之前他进入灵源之地后,只能看到外界十几丈范围内的景象,但现在他却能看到三十多丈的区域。
很奇特的感觉,就仿佛他还站在原地,还能观察外界周围的景象,甚至能透过窗户看到房间之外,但是超过三十丈之后,景象又会变得非常模糊。
这不是用眼睛看到的景象,而是用神识观察到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