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8章 请严少保为官做主!(2/2)
自己如今已经不是内阁辅臣,想的也不过是保全自己。
现在这些事情,自己能不插手最好。
赵老先生似乎也明白李春芳的意思,只得沉吟片刻之后方才缓缓开口说道:“高拱到底是个什么意思”
监察御史史宏回道:“高拱此人自先帝在位之时,便一直拿着整饬吏治做文章。此人历来都觉得,只要刷新吏治,便能使得朝堂上下一心,政通人和,自可得善政盛世。如今南直和浙江同时爆出牵连数百人的贪腐大案,听内阁那边的动静,恐怕是要严查到底,严惩到底。或许……咱们在京中的不少人都开始担心,这股从南直和浙江刮起来的风,会不会吹进京中,到时候我们这些出自江南的官员,是否又会被牵连其中。”
待史宏说完之后。
卢轩和胡云闲两人同时跟随在史宏之后,躬身弯腰,举臂作揖。
“还请赵老先生为我等谋一线生机。”
这便是他们今日来此的目的。
如今李春芳离开内阁,朝中清流旧党暂时陷入群龙无首的境地。
随着高拱对南直隶和浙江出手,京中的清流旧党早已是人人自危。
至于所谓的谋求一线生机,可以说是很体面的说法了。
赵老先生侧目看了李春芳一眼,见对方始终没有动静,心中不免一沉。
如今清流旧党,又或者说江南士绅出身的官员在京中的势力,已经到了近些年来最低的时候了。
只是李春芳要保住自己,不愿再被江南的人和事牵连,自己虽然心中有气,但也不好说什么。
这一次。
这位赵老先生沉默了许久。
而后才缓缓开口说:“这件事老夫知晓了,今日便会亲笔去信江南,诸位这些年为了南边的拳拳之心,我等自不会忘。只是如今我等在朝中势弱,若要有一个完全的退路,还须细细推敲琢磨,万万不敢再有半点差池。”
卢轩三人听到这话,同样是沉默了起来。
这话说了等于没说。
如果他们自己有法子的话,也不会求到这里来。
而求到这里,无非是希望通过赵老先生接触背后的那些人,好各家出一些金银在京中疏通上下。
如此一来即便不能再继续留在京中,也能寻一个外放地方为官的结果。
李春芳在心中不由冷嘲了起来。
经过年前金行的折腾,江南那帮人哪个不是损失惨重,这个时候还希望他们能出钱疏通
而这也是自己为何会上疏离开内阁,离开京师的原因。
在都察院供职的史宏眼下一沉,语气也凝重了几分:“老先生,我们不少人也在京中当差多年,按照朝廷的规矩,大部分人都可以寻求外放,如今只是缺个机会罢了。”
所谓机会。
其实就是缺银子疏通。
而这也正是他们这些年为官的最终秘诀。
以同乡、同科、同门作为纽带,以金银输送利益好处,最后达成个个都升官发财的目的。
江南出钱,他们升官。
在他们升官后,自然会给江南一份照拂,遇到事情也势必会轻轻遮掩过去。
从一开始便是如此。
现在自然也该如此。
但赵老先生却是眉头微皱。
“老夫现在就去写信。”
说罢。
这位在京中操办着江南和京师联系诸事的老人,直接起身走向一旁的书案。
便要提笔写信。
史宏和卢轩、胡云闲两人对视一眼。
然而眼里却并无喜色。
往日里他们做什么事,总是能得一个确定的承诺,可如今只说写信。
可写信能起什么作用
南边那些人要真能出钱才行。
三人眼神交流,最后无声一叹。
“如此……便劳烦赵老先生了。”
“我等先行告退。”
……
昌平。
虽然近日连连落雨,却不曾耽误了书院里每日阵阵读书声。
而且就算现在已经入夏,书院也并没有什么假期。
至于暑假更不可能了。
唯有年底的时候,才会有不到一个月的寒假,让学生们休假回家过年。
而自从上疏暂离礼部后,严绍庭便搬回了昌平。
今日。
严绍庭正坐在书院前厅旁的偏室,一边观雨一边饮茶品茗。
徐渭就坐在他对面。
两人闲聊着书院往后的发展,各个分院日后的教学任务,以及昌平奖学金的事情。
自从奖学金设立,并且有不少学生拿到那一份份真金白银之后,整个书院都陷入到求学求知的状态,虽然还没有特别重大的研究发明,但也是弄出来不少新理论和新发明。
正在这时。
一道魁梧的身影从外面走了进来,带着一阵水汽。
“启禀少保,京中暗探有新发现,陆同知因事耽搁不得出城,命属下前来传讯。”
严绍庭闻声转头看向来人。
竟然是已经在锦衣卫干了好几年的那个齐大柱。
他当即面露笑容:“原来是齐兄弟,京中发现什么事了”
齐大柱先是看了一眼徐渭,而后才上前小声道:“不久前才查到的消息,原本该在辞去内阁大学士后赴任贵州都司的李春芳,如今竟然还在京中盘亘藏匿行踪,意图不明。”
严绍庭瞬间一愣,抬头看向坐在对面的徐渭。
他倒是真没想到李春芳竟然还能玩这么一手。
明明是自己上疏请求离京的,可到现在还藏在京城。
但不容他开口询问详细。
外面又传来好一阵嘈杂和呼喊声。
“我等要见严少保!”
“请严少保出面主持公道!”
“还请严少保为我等做主啊!”
“如今京中官场不宁,人心惶惶,还请少保为保国朝社稷,为我等小官做主。”
…………
月票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