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2章 燕王军马距此五里!(1/2)
为首的中年男子身着貂裘,额间嵌着蓝宝石的鎏金抹额,正是瓦剌太师也先之弟伯颜帖木儿。
“陛下,外臣此次奉大汗之命,特献良马千匹,愿与大明永结秦晋之好。“伯颜帖木儿双手捧上礼单,身后侍从掀开锦缎,露出三匹神骏异常的汗血宝马。
朱元璋颔首,太子朱标侧身与顾清萍低语:“瓦剌近年频繁叩关,此次和亲怕是醉翁之意。“
顾清萍望着伯颜帖木儿腰间佩刀上镶嵌的绿松石,忽想起三日前朱瀚夜访东宫时的话:“瓦剌三王子巴图尔,最喜搜罗中原珍宝。“
“父皇。“朱标出列行礼,“儿臣愿往马厩查验良驹。“
朱元璋尚未开口,朱棣已朗声笑道:“太子殿下日理万机,这等小事何劳大驾?臣弟愿代劳。“
说着大步流星往殿外去,玄色蟒袍扫过伯颜帖木儿脚边,故意踩住对方衣摆。
“燕王殿下放心。“伯颜帖木儿闪电般后退,腰间佩刀嗡鸣出鞘半寸,寒光掠过朱棣下颌。
奉天殿内骤然死寂,连铜漏滴水声都清晰可闻。顾清萍看见朱元璋手边的茶盏微颤,一滴茶汤溅在奏折上,洇开朱砂墨痕。
“好刀法。“朱瀚自武官列中踱出,银狐裘扫过阶前,佩剑上的蟠螭纹在烛火下泛着冷光,“不过我大明太庙中,倒缺了件祭器。“
伯颜帖木儿瞳孔骤缩,双手奉上佩刀:“王爷若看得上,此刀便献与太庙。“
朱瀚接过佩刀,刀锋在指尖转过三匝,突然横在伯颜帖木儿颈侧:“听闻瓦剌勇士最重诺言,若三王子敢在金陵作乱……“
刀光映出伯颜帖木儿额间冷汗,“这刀,便能直抵王庭。“
“王爷说笑了。“伯颜帖木儿干笑后退,“外臣此来,确为求和。“
朱元璋挥袖:“都退下。“待众人散去,独留朱标与顾清萍。皇帝盯着案上洇开的朱砂墨,忽然问:“太子妃以为,瓦剌所求为何?“
顾清萍俯身:“回父皇,瓦剌献马求和是假,探听虚实是真。三王子巴图尔曾言'中原太子体弱',此来怕是……“她欲言又止,瞥见朱元璋骤然握紧的龙椅扶手。
“接着说。“皇帝声音低沉。
“怕是欲效仿北魏柔然,行和亲之事。“顾清萍从袖中取出绢帛,“这是三日前截获的瓦剌密信,提及'明廷储君孱弱,可图之'。“
朱元璋猛地起身,龙袍上的金线在烛火下刺目夺目:“朱棣!“
“父皇息怒。“朱标慌忙跪地,“四弟怕是受了蒙蔽……“
“蒙蔽?“朱元璋将密信摔在案上,“他早与瓦剌私通款曲!这匹汗血宝马,蹄铁上刻着燕地匠作局的印记!“
顾清萍心头剧震,想起方才朱棣踩住伯颜帖木儿衣摆时,对方靴底隐约可见的狼头纹——正是瓦剌王族标志。
“标儿。“朱元璋按住太子肩膀,“你需记住,这天下,容不得半分软弱。“他忽然剧烈咳嗽,龙袍袖口洇开暗红血迹。
“父皇!“朱标惊呼,“传太医!“
“不必。“朱元璋摆手,目光转向顾清萍:“太子妃,朕问你,若瓦剌以和亲要挟,当如何?“
顾清萍迎上皇帝锐利的目光,想起三日前朱瀚夜授的《三十六计》:“陛下,臣媳以为,当行'李代桃僵'之计。“
三日后,瓦剌使团驻地。
伯颜帖木儿把玩着翡翠扳指,听着帐外三弦琴声。巴图尔掀帘而入,腰间金刀压着个窈窕身影:“叔父,抓到个明廷细作。“
烛火骤亮,顾清萍凤冠上的珠帘玎珰作响。她抬头微笑:“三王子,臣女乃坤宁宫女官,特来献宝。“
说着解开腰间锦囊,倒出颗鸽卵大的夜明珠。
巴图尔眼中贪欲大盛,伸手欲夺。顾清萍指尖轻弹,夜明珠滚落帐角:“此珠乃马皇后所赐,三王子可知,皇后最爱什么?“
“什么?“
“竹。“顾清萍袖中滑出青玉竹节佩,“皇后说,竹有七德。三王子若想要此珠,需答应三件事。“
“说。“
“其一,退汗血宝马。“
“其二,献上和亲文书。“
“其三……“她突然贴近巴图尔,低声耳语。瓦剌王子瞳孔骤缩,耳垂上的金环撞在夜明珠上,发出清脆声响。
当夜,瓦剌使团连夜出城。伯颜帖木儿将佩刀留在太庙,刀鞘内藏着张字条:“明廷太子妃,智勇双全。“
五更梆子敲响时,朱瀚正在东宫密室翻看系统签到奖励。荧光屏上跳出“恭喜获得《武穆遗书》残篇“,他忽然听见窗外细碎的竹叶沙响。
“皇叔好兴致。“顾清萍捧着文竹新抽的嫩芽,月光将她侧脸映得如玉般通透,“这竹,该移栽了。“
朱瀚合上密匣:“太子妃可知,竹移三寸,气节不改?“
“臣媳明白。“顾清萍将竹枝插入案头青瓷瓶,“竹生空节,当容雷霆。“
“皇叔可知,竹移三寸需先断其根?“顾清萍指尖抚过青瓷瓶上凝结的水珠,月光将她的影子拉得细长,“就像这深宫中的局,不破不立。“
朱瀚忽然低笑出声,密匣中的羊皮卷发出细微的窸窣声
。他抽出一卷泛黄的《武穆遗书》残篇,烛火在兵书扉页投下跳动的阴影:“当年在塞北,本王率玄甲军困守孤城,瓦剌骑兵将城墙都染成了黑色。你猜本王如何破局?“
顾清萍望着他袖口浸透的墨渍,恍若看见北境漫天的风雪:“皇叔用了空城计?“
“空城计需有死士断后。“朱瀚指尖划过兵书上“兵贵神速“四字,突然攥紧羊皮卷,“本王让三百老弱妇孺穿上玄甲,在城头擂鼓呐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