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小说 > 四合院之饮食男女 > 第692章 良心发现

第692章 良心发现(2/2)

目录

高雅琴通报和讨论结束后,谷维洁继续通报。

为响应上级相关要求,组织处和人事处拟就相关政策面向全国的大专院校发起大专毕业生的招录工作,以支持相关的指示要求。

其实会议室内的众人都很清楚,从两年前开始,红星厂便偷偷摸摸、千方百计地招揽大学毕业生了。

不仅仅是大学生,就连老师和教授也招揽,给安排工作和生活,只要能支持红星厂的人才工作建设。

现在上面给开了口子,还是绝大多数工矿企业和基层无法招工的情况下,那还不是要多少有多少

当然了,现在的大学生也真就没有多少。

65年,也就是高考的最后一年,高中毕业生人数为36万人,高校招生人数为16.4万人。

16.4万人是全部的大专院校毕业生人数,大专是比大学多的,真正的优秀大学毕业生放在全国真是宝贝。

红星厂于去年9月份创建了联合工业学校,有了属于自己的人才培养系统和摇篮。

但是,三年之内,红星联合工业学校并不具备工业人才输出的条件,也就有了人才建设工作的短缺。

在会议上大家讨论的重点还是人才和财政的关系,没有人提到优秀毕业生能不能给红星厂带来实际效益。

这是不用考虑的,自己培养一个大专生,和招录一名大学生,哪个更省钱

景玉农重点汇报了今年关于人才招录工作的财务预算,提到了预备金的不足,需要讨论研究。

李怀德看了眼李学武的方向,后又琢磨了一下,一力拍板,在人才引进和招录工作上不设财务上限。

也就是说,今年的机会难得,红星厂要全力抢人。

各学科人才、各系统优秀毕业生,只要人有实才,自愿前来,红星厂就要协调学校放人,不要怕花钱。

刚刚同阿特团伙签署了近2500万元的贸易订单,切实让李怀德看见了科技的含量。

可以这么说,没有两年前李学武的坚持,他的妥协,红星厂绝对没有如此科技底蕴来建设这些项目。

大学生进机关、下基层,人才引进的实际价值正在一次次得到证明,他没有理由拒绝这次的机遇。

联合工业学校、医院、集团机关、分厂机关、分公司机关、科研所、技术部门、生产部门、销售业务、国际事业部等等单位,都需要高学历、高素质的人才。

单拿国际事业部的发展来说,红星厂不可能每年都等着旅行团的主动到来,国际事业部必须尽快建立起来,走出去,将联合工业的产品以更优秀的价格和渠道推广到全世界。

技术和产品封锁从来都是自己心里的一把锁,对于红星厂来说,这些从来都不是限制。

在接下来的会议中,程开元通报了从法国引进的高炉吹重油技术和设备已经到达营城港码头。

相应的,红星厂需要尽快投建新的万吨级货轮,用以完成补偿贸易的协定。

此次的万吨散装货轮船名已经敲定了,叫圣歌梅号。

大家对此没什么意见,只有张劲松嘀咕了一句船名,说法国人怎么老喜欢用圣做名字开头。

船舶工业发展不止圣歌梅号要建造,钢城东风船务从东方时代银行贷款,委托营城造船厂制造三艘一万五千吨级的集装箱货船,总费用超过了450万元。

程开元特别提到了,东风船务并不具备大型船舶运营的能力,应该是代港城顺风远洋船务订购的货船。

之所以是集装箱货船,而不是散装货船,主要原因是配合红星厂在营城建设新港区的目标,同时兼顾津沽港码头和港城太子港集装箱码头的业务往来。

三艘一万五千吨级的集装箱货船,未来将游走于三个港区之间的货物和贸易往来。

同时他也提到了,圣塔雅集团的办事效率相当可以,特别在来函中提到了,三个月后货船如果能够交付,那圣塔雅集团在框架协议中答应给红星厂的猎鹰20公务机也能在三个月完成交付工作。

老李对公务机并不是很感兴趣,他就是想上天看看云彩是不是白的。

就程开元的工作通报,他特别询问了与圣塔雅集团的谈判工作进展,这方面工作是高雅琴在负责。

高雅琴给出的回复是,新的框架协议没有问题,具体的业务谈判还在有序进行当中,由于对方换了副总裁,谈判代表是从东南亚临时抽调来的,双方在某些细节上还有待沟通和解决,预计两个月内完成合同谈判。

这一次商务谈判完全没有用到厂领导亲自下场,更是将谈判地点放在了津门新组建的国际事业部。

高雅琴这几天也是忙的很,来回跑。

她在谈判进展的汇报中提到了阿特团队的采购协议已经完成了签约,保证金在第一时间打到了红星厂在港城东方时代银行的保证金担保账户上。

合同签完了,保证金到账了,相应的订单便开始生产和发货了,阿特人还在京城,货已经装船了。

对于红星厂的工作效率,阿特等人那是相当的满意,在外事部人员的陪同下,开始了真正的休闲娱乐。

除阿特团队的采购协议、圣塔雅集团的框架协议外,吉利星船舶也顺利地签署了新的技术引进协议。

主要包括一系列游艇级和小型货船、渔船的制造技术和生产设备,也是对双方代工生产协议的补充。

营城船舶发展的太快了,技术引进多渠道进行,吉利星船舶的合作优势愈加削弱,再这样下去,吉利星船舶就无法在营城船舶获取到优势采购价格了。

他的游艇在港城和东南亚以及南美地区快要卖疯了,怎么可能舍得这个下蛋的金鸡。

为了保持技术的先进性,对营城船舶的技术碾压,只能不断缩小这种距离差,以满足船厂日益扩张的胃口。

安德鲁也在抓紧时间搜集国际上先进的造船技术,与红星厂拓宽合作渠道,以便于延缓技术拉平的期限。

其实红星厂并不介意以优惠的价格向吉利星出售船舶,只要他们能不断提供新的船舶工业制造技术。

其他的外商还在谈,涉及到食品、电子、汽车、五金、船舶、纺织、皮革、酒水、家具、体育用品等。

不仅仅是红星厂自己的产品,这是在同贸易管理中心谈判,全国范围内联合工业企业都可以共享资源。

也就是说,除计划内订单以外,这些企业会将计划外产品全部交给贸易管理中心来负责运营。

出口,就成了最实惠,也是最有油水的渠道。

去年津门贸易管理中心从对外贸易中赚了300多万元,可见出口量有多么的庞大了。

货物资金并不是以外汇的形式转回内地,而是以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以及相关的外采产品回到内地。

厂家可以根据产品定值从贸易管理中心的资源库中挑选适合自己的资源,有效地缩减了贸易交流期限。

这三百万不是白来的。

轮到李学武汇报的时候,他并没有讲工业,也没有讲经济,而是讲了秘书长份内的业务。

首先就是辽东陆副主任将于明天上午来厂洽谈工业投资、港区建设、矿产开发等业务。

这也算是对此前李怀德出访辽东的一个回访,老李很是重视,特别询问了会面的具体安排。

当然了,李学武做事滴水不漏,回答更是让李怀德满意地直点头,其他领导也提出了一些意见。

其次汇报中李学武提到了钢城工业负责人葛平通过驻京办向他个人转达了一些意见。

在转达的消息中用玩笑的语气抱怨了红星厂店大欺客,谈港区建设为啥非要绕过营城跟省里谈。

他表示有些话可以下来说,在市里谈条件更合适,条件也更为丰厚,包括矿产资源开发等等。

李怀德听了李学武的汇报轻笑了一声,其他厂领导也都笑了起来,但笑过之后没有任何的意见。

很简单,大家都很清楚,红星厂不是不愿意跟市里谈,而是不能完全信任市里的执行能力。

尤其是在这个时期,政策的延续还是要看负责人本身,如果同省里谈,能在很大程度上确保项目的稳定。

李学武汇报完也就代表会议的议程基本结束,李怀德在主持会议室讲了最后一个议程。

他抬手示意了李学武,就具体工作做详细阐述。

李学武在汇报中指出,红星厂向集团化目标发展必然需要大量的项目和工业做支撑,但企业发展需要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可红星厂最缺少的便是循序渐进的时间,所以必须就目前一些项目做出取舍。

众人也都听明白了,李主任示意李学武汇报的,其实就是在企业集团化的过程中,降低运营风险,引入外来资本和管理,将项目更多地变更为联合体制。

比如电子、五金、汽车、兵器、药品、飞行器等等,除一机部的生产计划外产业,都可以适当地实施联合工业管理体制,将现有的工业转化为发展资本。

简单来说就是集团化进程中,专业分公司成立后,可以实施股份制变革,将一部分不具有运营权的股份出售给东城信用社、工行等等投资型资本。

只要掌握住钢铁工业的主脉,把握住运营权,就不虞这些企业出现失控和变质的现象。

出售股权是一种用未来预期换取目前紧要发展资金的必要手段,大企业都是这么发展起来的。

红星厂在年初就已经制定了相关的项目发展规划,今年是不会上马大项目的。

可结果呢计划赶不上变化,两条直升飞机生产线很有可能在今年的下半年或者年底落户红星厂。

亮马河生态工业区的建设每天都在烧钱,距离真正地建成完工还有一年多的时间,没有钱可干不了活。

再加上钢城工业区各个工厂和分公司的投建,这年月红星厂可没有地方融资去,只能自己搞融资。

红星联合储蓄银行将作为此次股权融资的主体,甚至向东方时代银行发出了股份抵押的邀请。

这当然不会违背了外资引入的底线,在政策上不存在外资介入,仅仅是银行间优秀资产和股权的合作。

最后一项工作讨论的时间最久,每个人都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现场并没有得出最终的结论。

当然了,这也是在李怀德的预期之内,用股权换取资金,要是再晚二三十年,哪用得着这么麻烦。

红星厂要搞上市,绝对是产业第一股,现在没有股市,只能搞联合工业融资了。

要给其他厂领导考虑和调研的时间,所以最后一个议题暂时搁置,李怀德做了总结发言。

其在总结中强调,今年的重点工作之一是进一步建设和完善国内外销售网络,包括几个发展方向:

以类别论,包括红星百草堂药业公司、汽车销售(京城)分公司,供应链经销分公司、供应链集采分公司等等。

以管理论,要以办事处为核心,组建销售分公司网络,归属贸易管理中心负责管理。

同时以贸易管理中心、国际事业部和汽车销售(京城)分公司、红星百草堂药业公司等销售企业为骨架,成立红星钢铁集团销售总公司,负责全部销售业务。

李怀德最为关注的国际事业部也将正式培养对外工作人才,逐渐与港城、日本、法国接触,依托五丰行、东方时代银行的合作优势,在港城建立办事处机构。

只有建设完整的内外销售网络,才能满足红星钢铁集团日益庞大的生产和运营基础。

很明显的,老李的压力也大了。

——

从会议室出来,李怀德叫了李学武一起走,特别问起了他的秘书人选。

“开会前还跟王露提了,”李学武笑着回答道:“我现在也没那么多外勤,就用一个委办秘书得了。”

“嗯,也是——”老李要关心的当然不是他的秘书人选,接下来就问到了他的司机,“你司机怎么样”

当初他提及韩建昆负责机关车队工作,就是想安排聂小光,现在当然要问一问。

“还跟着韩建昆学开车呢。”

李学武没怎么在意,怕老李太在意,便说道:“暂时先这样吧,我跟王小琴同志也在办交接。”

“中午去外面吃啊”

老李难得地客气道:“听说国际饭店对面又开了一家民族饭店,味道很是不错。”

“那真是太遗憾了——”

李学武微微摇头故作遗憾地轻声说道:“下午一点,约了五丰行的付总。”

“哦,我知道了,你忙你的。”

在李学武的办公室门口,李怀德拍了拍他的胳膊,轻声交代道:“这顿饭你记下,咱们有空再去吃。”

“那我可当真了——”

李学武玩笑了一句,回办公室放了笔记本和材料,拿了饭盒便下楼往小食堂去了。

李怀德良心发现,无以为报,想要请客吃饭,原因还是在聂小光的身上。

这是他的雷,放在李学武的手里拆炸弹,自然要做出补偿。

除了两人的私人关系愈加亲近,在面子上也得过得去。

李学武不是嫌弃那顿饭,是老李的伤还没好,开会可以,可日常办公还是差着,下午就得回医院躺着去。

付采凝突然约了李学武干什么

不是唠家常,也不是谈营城港区,更不是就目前五丰行与红星厂的谈判进行沟通,而是牵线搭桥。

别误会,不是给他介绍对象,而是给红星厂介绍对象。

“你们厂搞出来的流水线和供应链系统的影响还在发力啊,”付采凝的时间也很宝贵,在饭店接到李学武以后,两人在休息区便谈了起来。

“昨天我见到了京城汽车厂的副总,他跟我提及目前国内汽车行业的大变革,重点就讲到了你们。”

“一定没说我们什么好话吧”李学武玩笑着说道:“只要不是骂的太难听,我们都能接受。”

“呵呵——”付采凝轻笑着看了他,这才介绍道:“其实是京城汽车想要我出面保个媒。”

“你应该知道,”她介绍道:“京城汽车的规模很大,北汽、北轴原有的厂房都改生产212。”

“bj492发动机交给了农机厂,更名为京城内燃机厂,专用于发动机的生产,以减少生产工序。”

“63年他们联合了几个单位协作,初步形成了“三车两机”(bj212轻型越野车、bj130轻型载货车、bm021摩托车,492q汽油机、4115柴油机)年产万辆的能力。”

“64年更是合并了北齿、唐齿、一附、二附、轴承厂等企业,重点生产三车两机。”

“但你应该也知道,京城汽车厂以前也搞过轿车工业,”付采凝看着他说道:“京城汽车想要委托我,询问红星厂是否有意愿收购京城汽车厂的一些业务。”

“包括轿车、摩托车等汽车制造工业和技术储备,”她解释道:“京城汽车期以用此来部分抵扣红星厂的供应链和流水线技术和设备,全面实施工业化变革和改造,专注于三车两机的生产和研发。”

“您的意思我听明白了。”

李学武点点头,看着付采凝说道:“您可能不知道,以前我们厂主动提过相关的技术和设备收购,或者以技术合作的形式采购零部件,但被他们拒绝了。”

付采凝也有点尴尬,因为京城汽车的副总也提到了这一点,他们这一次真的被打脸了。

否则也不会请托与红星厂紧密合作的五丰行负责人来牵线搭桥了。

李学武只是点明了双方的利害关系,最后还是同意了相关的合作,可也表明了以前是以前,现在是现在。

破烂可不值钱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