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危机(2/2)
一会儿炫耀自己现在手底下有多少业务员,一会儿显摆现在每个月可以报销多少公费招待和差旅,甚至还借着酒劲,庆幸自己没有加入潘大海和陆远的皮包公司,和他们一起创业,不然哪里有今天几十号人大部门经理的位置。
虽然大家都看得出来邵刚喝多了,但潘大海的脸上还是有些挂不住。
如果单单就这点事,陆远也就不当一回事了,喝多了谁也有丑态毕出的时候,但是邵刚对苏文艳呼来喝去,颐指气使的态度,让陆远真心觉得,他有些得意忘形,忘本了。
才一个部门副经理,就已经让他膨胀成这样,陆远突然也有点相信苏文艳的怀疑了。
希望只是子虚乌有的怀疑吧,不然他和苏文艳这段感情长不了。
……
第二天,初六。
三棉厂终于贴出了关于食堂正式承包出去的告示。告示一出,所有关于食堂的争议和猜测都尘埃落地,从初八开始,办了几十年大锅饭的厂办食堂,就变成了人人吃饭都得花钱的民办食堂了。
今天王大脑袋两口子又来了陆远家,和吴秀琴商量一下初八那天,食堂正式营业的相关事宜。
其实在年前,他们已经筹备得差不多了。无论是厨师、服务员,还是后厨各种供应渠道,都已经万事俱备,就等着假期结束,杭三棉厂开工了。
这次他们两口子过来,陆青山对他们的态度可就大不相同了,不仅没有拉着脸,还在一旁不时给媳妇出出主意,可见这次广西之行,让他的观念有了很大的改变。
他对王大脑袋的心结,也随之烟消云散了。
聊得差不多了,王大脑袋突然对陆青山说道:“老陆,要不你也跟我一样辞职,来食堂一起干吧,咱们两家人一起干,你信我,这食堂交到咱们手里,指定红数字。光靠棉纱业务的回款,先不说够不够,单是时间上可能就来不及。作为一家如此规模的大厂,没有充盈的可以随时流动的储备资金,那绝对是一场灾难。
“向书记都跑老厂长家诉苦了,你说这事能有假?”王大脑袋说道。
陆远微微皱眉,感慨道:“这事不解决,咱们三棉厂都不用改制了,直接破产吧!”
“破产不至于,如果三棉厂破产了,咱们两家承包食堂不是白扯?我听老厂长说,向书记他们在年底放假前开过一次党委会,讨论了几个办法。”
王大脑袋继续说道:“有人提议找省轻纺厅的领导出面,跟几家银行商量复贷的可行性。”
陆远情不自禁地摇摇头,道:“银行政策方面的调整,那肯定是根据上面的指引来做的调整,不可能是一两个领导出面,就可以改变政策的。再说了,咱们轻纺系统和银行是两个系统,银行方面买不买账还是两说。”
王大脑袋说道:“这咱就不知道了。不过小远,这事你自己心里有数就好,千万别往外传出去,一旦传扬出去,厂里肯定出乱子。毕竟关系到几千人的生计呢。”
“放心吧,我知道轻重。”
陆远认真地点了点头,这种事他不会胡咧咧。不过他也留了心思,回头给张大年打个电话,他在改革办,这种消息他应该知道的最清楚。
等着王大脑袋两口子走后,陆远把门一关,对着面色沉重的陆青山提醒道:“爸,刚才王叔说的事,你到了车间可不要跟人说,可别上面领导还没想到解决办法,厂里已经开始乱了。事关三棉厂的生死,咱可别厂里添乱!”
陆青山轻唔一声,有些郁郁地回到了沙发,突然说了一句:“也许三棉厂也会像杭二棉厂一样,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呢。”
吴秀琴一愣,说道:“这不能吧?毕竟几十年风风雨雨都过来了,啥困难没遇见过。八五年冬天那几个月,厂里不也是发不出工资,后来一并补上了么?”
虽然吴秀琴已经从厂里下岗了,也经常撺掇陆青山申请下岗,但是对三棉厂还是充满着感情的,毕竟他们一家三代人,都和三棉厂息息相关。所以突然有一天,三棉厂真的不复存在了,她还是无法接受的。
陆青山说道:“八五年那会儿,能跟现在比吗?时代不同了,秀琴。”
陆远回到了卧室,拨通了张大年家的座机,接电话的张大年本人。
陆远先是在电话里给张大年拜了年,然后问起了刚才王大脑袋说得这个事。
长在春风里</p>